今天是我停更的13天,在此期间只写过一篇碎碎念《总是需要给自己正在做的事找一个价值点》,与其说是碎碎念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自白。
一、为什么我突然停更了?
因为我找不到写文章的价值了。
这不是第一次因为找不到写文章的价值而停更了,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”为人师表“的,还是比较喜欢写东西的。
心血来潮时,我会写很多,每天写都行,但是过了那一段时间我可能就很久不想再提笔。
我从开始写博客至今,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停更。
基本每次都是找不到写下去的意义才停。
二、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写作的意义呢?
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,之前停更就停更吧,但是这次我想好好分析下。
我的分析结果,总结起来有两,分别是:
1、反人性
大家都知道,人都有惰性,一个字概括就是「懒」,能坐着绝不站着,能躺着绝不坐着。
写作他是一个把自己脑袋里面的东西,一点一点往外面掏的过程。
在写作初期,因为你的日积月累,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东西可以往外倒,但是随着你的一篇篇文章的沉淀,能往外倒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。
到最后,你会发现,你每次写的东西都是那些东西,你在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如果你对自己的写作质量稍微有那么点要求的,就会觉得自己的东西没啥看头了。
此时停更的念头就会出现,但还不会马上停更。
那怎么打破这一个怪圈呢?
那就是输入,你需要往你的知识库里面输入新的血液,这样才能有不一样的东西输出。
但是我们人又是懒的,能不动脑的就不动。
并且我们的大脑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东西,他会放出各种观点来让你放弃,其中最狠的就是让你觉得写作无意义,让你放弃写作,这样他就不用工作了。
2、价值
读书的时候,如果你球打得好,会有一堆人喜欢你、崇拜你;
你在寝室里如果打游戏特别厉害,那一定是寝室里的团宠;
如果你成绩还很好,那你就能就地起飞了。
进入社会后,似乎只有你有钱了才会有人喜欢。
是不是很可悲?
这便其实是社会性的缩影投射到了我们身上,而因此带来的后果就是,大家变得很”单纯“,只为利往。
我不知道大家当时拿起笔进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,有的可能真是喜欢写作,而大多数应该都是为了名利吧。
我希望能通过文字来放大自己,树立一个IP,吸引一大片的读者粉丝,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人写作的起点,也包括我在内。
再加上各种社会性的影响,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人喜欢,因此我一定要写有价值的文章。
这个观点就正好被想偷懒的大脑利用起来,因此我也就停更了。
三、总结
其实最近我也在和一些爱好写作的朋友交流,其实我们觉得:
你觉得有价值的未必别人就同样也觉得有价值,反之,我们觉得没有价值的未必别人就觉得没价值。
这是一个很难去定义的概念。
关于大家都为利往,有人说自古不都这样么?
如果自古就如此,那以前的百家齐放就不会出现,而如今,你如果回农村老家你不开一辆车回家,人家就会觉得你在外面混得不咋地。
我们都变得同质化了,开始变得一切只为了赚钱,如果你不是就是一个怪物。
我们正在失去了多元化的价值观。
他们会告诉你:
如果你没钱,以后你病了你去好医院都去不了;
如果你没钱,你的孩子以后都不能上好的大学,孩子还没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;
如果你没钱,你家人想要的东西只能看着,你买不起,给不了你亲人好的生活。
是的,于是我们开始变得急功近利,于是希望我们的成长速度,能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。
这便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价值观,骨子里只为了钱。
这个很难去定义他到底是对是错,因为我在其中之一。